共探人工智能专业发展新路径 —— 智能工程学院与东软集团召开校企交流会

发布者:朱燕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1

为精准对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18日下午在勤学楼320教室,智能工程学院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围绕人工智能方向新专业申报、课程建设及学生就业岗位等核心议题,召开校企交流座谈会。东软研究院主任张永教授、华东区副总经理李健、南京负责人丁敬赛及东软生态企业江苏皓首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杨柳,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力志、副院长徐山、计算机教研室主任桂超、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夏孝云,以及专任教师刘晶晶、王孝磊、吴春阳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李健系统介绍了东软集团的发展历程、教育领域合作成果及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探索,并分享了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做法与典型案例,为学院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参考。

随后,力志对东软研究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及专业特色。他强调,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不断推进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此次与东软的交流合作,将进一步助力学院精准把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为新专业申报与建设注入新动能。计算机教研室主任桂超、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夏孝云分别就教研室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科研方向,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现有优势、发展瓶颈与未来规划进行了具体阐述,为双方后续的深度合作明确了方向与重点。

在专业建设研讨环节,张永结合产业经验与教育研究成果,针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撰写与课程建设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着重强调,高职院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应立足学生特点与市场需求,聚焦“应用能力”培养,避免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高职学生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模型、框架与算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远比深入研究理论原理更为重要。学院可围绕人工智能视觉类、语言类工程师等这些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群特色与人工智能场景相结合,如智能驾驶、智能驾舱、智能服务、无人机智能控制等,这些领域不仅技术应用场景丰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提升就业竞争力。

会上,双方还就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导师引入、联合开发课程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智能工程学院教师纷纷表示,此次交流让大家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动态与人才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后续专业申报与课程改革提供了明确思路。东软研究院代表也表示,将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资源、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与学院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此次校企交流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搭建了学院与企业间的深度沟通桥梁,更明确了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建设重点。未来,智能工程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文字:吴春阳

图片:王孝磊





招生咨询电话:02585395039
招生咨询QQ群:689100966
学院信箱:zngc@ncc.edu.cn
Copyright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开放大学) 智能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山路1号 邮编:211200 电话:025-85395039